{{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你是否有過以下情況?
這些都可能是腎功能下降的警訊。而腎功能的關鍵指標之一,就是我們今天要認識的主角:「腎絲球過濾率(eGFR)」。
腎絲球過濾率(eGFR,全名為 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是用來評估腎臟「過濾血液中廢物能力」的重要指標。
我們的腎臟中有上百萬個「腎絲球」,就像過濾網,負責把血液中的廢物、毒素過濾到尿液中。如果腎絲球退化、功能變差,廢物就會留在體內,久而久之會導致慢性腎臟病(CKD),甚至洗腎。
eGFR 不是直接抽出腎絲球去量測,而是透過血液中「肌酸酐(Creatinine)」的濃度,搭配年齡、性別、體型等資料,來推估腎臟的過濾能力。
eGFR(腎絲球過濾率)是評估腎臟功能的重要指標,臨床上也常用來判斷慢性腎臟病(CKD)的分期。以下是根據國際的分期標準,幫助你了解自己的腎功能狀況:
資料來源:亞東紀念醫院
※ 註:腎功能最高峰值約落在 100~120,但依照 CKD 國際標準,eGFR ≥90 且無腎損傷即視為正常。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eGFR 低於 60,或即使高於 60 但伴有蛋白尿,且持續超過 3 個月,都可能符合慢性腎臟病的診斷條件。
是的,腎臟是「沉默的器官」,初期功能異常通常沒有明顯症狀。很多人等到有疲倦、水腫、貧血,甚至嘔吐時,才發現已經進入慢性腎病第三期或第四期。
因此,定期驗血追蹤 eGFR,是提早發現的重要方法。
建議 40 歲以上民眾,尤其有以下高風險族群,更要定期檢查腎功能指數(含 eGFR、肌酸酐):
腎功能會隨年齡逐漸下降,這是人體自然老化的一部分,以下是常見年齡層的平均範圍參考:
資料來源:美國國家腎臟基金會
這些數字顯示,即使是健康成年人,eGFR 也會隨年齡下降約每年 0.75~1 ml/min/1.73㎡。因此,40 歲以上的族群更應注意腎臟健康,及早開始飲食與生活習慣的調整。
1. 減少高鹽、高蛋白、高磷食物
o 吃太多加工食品(如泡麵、香腸)會加重腎臟負擔。建議選擇原型食物、低鈉飲食。
2. 適量補水,不暴飲暴食
o 每日攝取 1500–2000c.c.水分,有助尿液代謝毒素。但也不要短時間狂喝,反而會造成負擔。
3. 避免不當用藥
o 長期服用止痛藥、草藥、保健品,若未經醫師評估,可能造成腎毒性。
4. 保持規律運動與理想體重
o 美國腎臟資料系統(USRDS)指出,肥胖與腎病風險相關。每週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有助穩定代謝。
5. 補充益生菌,守護腸道環境與代謝平衡
o NBM01專利菌株,以科學配方守護體內菌叢,協助遠離重金屬干擾,同時為身體日常防禦提供輕盈支援。
生泉生技推出的「ZERO 益生菌」精心結合 NBM01 與多重營養,讓每日照護更安心、也更貼近全方位健康需求。
近年許多研究指出,腸道菌相失衡與腎臟疾病之間存在關聯。根據《Nature Reviews Nephrology》2020年研究:「腸道菌在尿毒素代謝扮演關鍵角色,失衡可能促進發炎反應,影響腎絲球功能。」
腎臟是沉默但重要的器官,40歲後每一次健康檢查,不妨多看一眼 eGFR 數值,讓自己更早掌握身體的變化,遠離洗腎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