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營養研究中心 營養顧問 Eva

很多人看到體檢報告上寫著「重金屬在安全值以內」就鬆了一口氣,心想:「只是微量而已,應該沒關係吧?」
但事實上,重金屬不像一般營養素能被自然代謝掉,它們會靜靜地藏在我們的肝臟、腎臟、神經系統中,一點一滴累積,直到代謝功能被干擾、身體開始出現失衡的徵兆

體內毒素

(一)重金屬沒有「安全劑量」,只有「累積風險」

重金屬不像糖、鹽吃多會馬上感覺到不舒服,它的危險是「潛伏的」。

只要每天都有一點點接觸,身體就可能在無聲無息中被污染。

常見的接觸來源包括:

  • 深海魚、貝類 → 可能含
  • 自來水、茶飲 → 可能含鉛或鋁
  • 化妝品、染髮劑、中藥材 → 可能帶有鎘、砷

雖然這些量看起來都「不多」,但它們會像水管中的水垢一樣,慢慢堆積、堵住身體的代謝通道。等到肝腎開始吃力、疲倦、皮膚蠟黃時,往往已經是累積多年的結果。

老舊水管

(二)代謝系統被干擾,身體會給出哪些警訊?

重金屬會影響細胞能量代謝、胰島素反應、肝腎排毒功能。
你可能不會馬上察覺,但身體會透過一些小信號提醒你:

  • 容易疲倦、頭暈、注意力下降
  • 皮膚暗沉、過敏體質變嚴重
  • 健檢顯示肝指數升高、eGFR下降
  • 糖化血色素偏高、血糖控制不穩

這些看似「生活壓力大」的症狀,其實可能是身體在喊:「我被污染太久了。」

生活壓力大

(三)讓身體有機會清乾淨:從日常開始減負擔

想遠離重金屬,並不只是「少吃某些東西」而已,而是要讓身體重新有排除與修復的能力。

✅ 少接觸:避免高風險食材(深海魚、來路不明的中藥)
✅ 多代謝:多喝水、攝取高纖維蔬菜與抗氧化營養素
✅ 強化腸道防護:補充具重金屬整合力的益生菌
例如生泉專利菌 NBM01,能幫助「鎖住」重金屬不被吸收,讓身體輕鬆排出、不再越積越多。


(四)小提醒

重金屬的危險不是今天吃太多,而是昨天、今天、明天都「一點點」。

讓身體從現在開始慢慢清乾淨,才能真正恢復健康的代謝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