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每天早上會在優格裡加一匙奇亞籽?或是買了藜麥當作健康主食?這些被稱為「超級食物」的明星食材,近年受到不少人追捧,不論是減重、控糖、養生還是排便順暢,它們幾乎是標配。但你知道嗎?最新檢測發現:市售奇亞籽、亞麻籽與藜麥竟然檢出重金屬,有產品甚至超標!


(一)最新檢驗:2款亞麻籽「鎘含量超標」

根據消基會於2025年7月公布的實測結果,他們檢驗了24件市售超級食物商品(奇亞籽、亞麻籽、藜麥各8件),來源橫跨台灣、美國、秘魯、印度、加拿大、中國等國家。

其中,亞麻籽最讓人擔憂—8件商品中全部檢出鎘,而且有2件超過安全含量(0.5 mg/kg):

  • 編號9「黃金亞麻籽」:檢出鎘0.51 mg/kg
  • 編號12「亞麻籽」:檢出鎘0.66 mg/kg

雖然其中一件被食藥署「四捨五入後視為合格」,但我們吃進肚子的,是實際數值,不是四捨五入後的安慰

資料來源:女人我最大


(二)藜麥、奇亞籽也不完全安全

其他食材也不是完全沒問題:

  • 奇亞籽有3件檢出砷或鉛,雖然「未超標」,但依舊存在污染風險。
  • 藜麥更是全部檢出鎘,其中還有1件「紅藜」鉛略高於標準(0.21 mg/kg,標準為0.2),同樣被官方四捨五入「判定合格」。

這些檢測結果提醒我們:超級食物不是絕對安全的代名詞


(三)為什麼這些食物會有重金屬?

其實,這些超級食物多半來自海外,尤其是土壤中的重金屬污染會透過植物吸收進入食物鏈。

鎘、鉛、砷、汞等重金屬若長期累積在體內,可能傷害神經系統、腎臟、肝臟,甚至增加癌症風險。尤其是鎘,最容易在腎臟累積,排不掉,一輩子買單。


(四)「超級食物」這詞,其實是行銷用語

別以為被封為「超級食物」就能無限量吃,這其實只是商業用詞,並沒有任何醫學或法規上的認證。歐盟甚至規定,若食品要聲稱健康效益,必須要有明確的醫學研究支持,不能亂講。

換句話說,再營養的食物,也可能帶有風險


(五)那我們該不該停吃?還是怎麼吃才安全?

不是說從此都不能吃這些食物,而是要「聰明吃」:

  • 聰明挑選小技巧:
    • 注意產地與標示:盡量挑選有清楚標示來源、營養資訊與保存期限的商品。
    • 避開來路不明的便宜貨:標示簡體字、沒有中文說明或沒有代理商資訊的產品,建議不要購買。
    • 從台灣合格廠商購買:若是網購,選擇有國內公司代理、有客服管道的品牌,比較有保障。

為了讓家人每天都多一層防護,我們推薦你補充— 『ZERO益生菌』
嚴選能協助遠離環境毒素的菌株NBM01,守護你的腸道與身體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