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一團軟軟QQ、色彩繽紛的史萊姆黏土,是許多小朋友愛不釋手的玩具。但你知道嗎?最近台中市政府抽查市售11款史萊姆黏土,有5款硼超標,其中最高甚至超過8.6倍!
這些產品雖然外包裝寫得五彩繽紛、看起來安全無害,但實際上可能潛藏著對孩子健康的威脅。尤其這些商品多來自中國,且透過實體書店與網路銷售,爸媽一不小心就會買到。
毒物科醫師提醒,硼(例如硼砂)會刺激皮膚與黏膜,若長時間接觸、或孩子習慣把手放進嘴巴,很可能引發皮膚紅腫、發炎甚至潰瘍。而且,對體重比較輕的小孩來說,只要玩一天就有風險。
資料來源:yahoo新聞
事實上,這樣的新聞已經不是第一次出現。早在2022年,就有傳出孩童玩黏土造成皮膚過敏發炎的案例。更令人憂心的是,這些只是我們所「看得見的風險」,真正更麻煩的,是那些你看不到、也難以避免的—環境中的化學物質與重金屬。
在這個時代,我們的生活已經充滿了各種潛在的污染來源:
食物中可能殘留農藥、重金屬
空氣裡飄著PM2.5、工業排放物
水源中甚至可能含有微量的鉛、鎘、砷等有害物質
連我們每天使用的清潔用品、保養品、玩具,也可能藏著潛在風險
這些污染物,或許短時間內不會有明顯症狀,但長期累積下來,卻可能對健康造成慢性影響。尤其是像鉛、鎘、汞、砷這類重金屬,進入人體後幾乎不會自然排出,還會干擾神經、腎臟、肝臟功能,甚至被研究認為與失智症、過敏、自體免疫疾病等都有關聯。
很多家長會說:「我小時候也這樣玩,沒事啊!」但你知道嗎?現代孩子所處的環境,早已和我們那個年代不同。
根據研究,孩子的皮膚吸收力比成人高、代謝能力較弱、身體各器官尚未發育完全,如果暴露在有害物質中,傷害反而更大。而且,許多風險都是慢慢累積,不是今天玩一次就發作,而是長期接觸、累積在身體內,最終可能反映在過敏、慢性病甚至學習注意力上。
面對這樣的環境,我們無法完全隔絕污染,但可以開始從生活中一點一滴做起:
挑選安心產品:選擇標示清楚、有第三方檢驗、無毒配方的產品。
良好習慣養成:孩子玩黏土、玩具後一定洗手,避免邊玩邊吃東西。
提升身體防護力:均衡飲食、多喝水、充足睡眠,幫助代謝體內毒素。
善用營養補充品協助代謝:例如NBM01菌株,已被研究證實有助於減少腸道對重金屬的吸收、促進排出。
史萊姆事件只是冰山一角,但卻提醒我們:爸媽在購買每一樣產品時,都多一分查詢與篩選,其實就是幫孩子少一分負擔。也許我們無法改變整個世界的污染,但我們可以從「選擇什麼給孩子吃、用、玩」,開始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