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營養研究中心 健康編輯 Joan

你可能常聽到一句話:「每天一小把枸杞,健康多一點。」但你知道嗎?2025年8月18日,台灣消保協會公布最新檢測結果,抽驗市售 30 件枸杞產品,所有樣品都驗出重金屬「鉛」與「鎘」,甚至包括有機認證的產品。這個消息震驚了許多把枸杞當養生聖品的人,也提醒我們:環境中的毒素,早就悄悄存在於生活之中


(一)枸杞為什麼容易有重金屬殘留?

枸杞被廣泛用來泡茶、煲湯或直接食用,但它的栽種過程中可能面臨:

  • 土壤污染:若土壤本身含重金屬,植物會吸收並累積。
  • 施肥與灌溉水源:若用到受污染的肥料或水源,也會增加風險。
  • 乾燥製程枸杞多以果乾販售,水分流失後,重金屬濃度相對被「濃縮」,讓風險更高。

加上枸杞本身就是一種容易「富集重金屬」的植物,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消保協會抽驗的 30 件樣品,全都檢出鉛與鎘。


(二)超過標準的隱憂

台灣目前是以「鮮果標準」來檢驗枸杞,鎘需小於 0.05 mg/kg、鉛需小於 0.1 mg/kg。
但問題在於,市售的枸杞幾乎都是乾貨,水分少、濃縮效應強,導致重金屬含量「看似超標卻難以認定」。

這次檢驗發現:

  • 鎘含量最高達 0.081 mg/kg(有 4 件超過鮮果標準,其中 2 件還是有機枸杞)。
  • 鉛含量最高達 0.13 mg/kg(2 件產品超標,分別購自大型賣場與網路平台)。

長期攝入這些重金屬,可能帶來 腎臟損傷、骨質疏鬆、神經損害與心血管疾病。對孕婦、孩童與腎功能較弱的人來說,風險更高。


(三)養生食品也可能「養病」

這次新聞讓人驚覺:我們以為的養生行為,可能同時把「毒素」吃進身體。這不僅僅是枸杞的問題。
事實上,重金屬早已無所不在

  • 空氣中的 PM2.5 常附著鉛、砷、鎘等金屬顆粒。
  • 海鮮、堅果、茶葉、藥材,都可能有不同程度的重金屬殘留。
  • 工業污染、交通廢氣,更讓環境暴露無法避免。

所以,與其糾結「今天的那一碗湯是不是有毒」,更重要的是—如何幫助身體把長期累積的毒素排出去。


(四)給你的健康提醒

台灣消保協會也特別建議:

  • 一般成年人 每日枸杞不宜超過 20 公克
  • 孕婦、兒童與腎功能不全者 不宜超過 10 公克
  • 選購來源清楚、附有檢驗報告的產品
  • 不要和其他可能含重金屬的食材同時大量攝取

這次的枸杞新聞,提醒了我們一件事:環境毒素無所不在,飲食再養生,也可能伴隨重金屬殘留。既然無法完全避免,就要讓身體具備「自我排毒」的能力。

腸道是人體最重要的排毒管道之一。透過維持腸道菌相平衡,不僅有助於代謝廢物,也能協助排除部分有害物質。ZERO益生菌結合專利菌株NBM01與足量活菌,幫助維持腸道健康,遠離體內重金屬,讓身體更有效率地面對環境中的隱形威脅。健康不是只靠「少吃什麼」就能得到,而是要從日常生活中建立排毒力,守護自己與家人的長遠健康。

 

📍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2025-08-18  枸杞檢出重金屬新聞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