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營養研究中心 營養顧問 Eva

花蓮光復鄉在這次災害中,因堰塞湖溢流,短時間內大量黑色淤泥沖進村落、道路與農地。許多熱心的鏟子超人(志工)紛紛投入清理,畫面令人動容。
然而,專家提醒:這些又黏又稠的黑色泥土,可能不只是單純的淤泥,裡頭還潛藏著不容忽視的風險。

(一)黑泥土裡有什麼風險?

與一般水災的泥水不同,這次淤泥不僅數量龐大,還可能夾帶各種沉積物。
專家指出,土壤與岩層在受水沖刷時,可能釋出重金屬與其他污染物質,這也是為什麼看到黑色、濃稠泥水時,需要特別謹慎。
目前官方檢測結果顯示,重金屬數值多屬於「地質天然背景」,並非人為污染,但這並不代表風險完全不存在,特別是長時間接觸或不小心攝取時

(二)誰需要特別小心?

  • 志工與鏟子超人:長時間待在泥水中、反覆鏟泥
  • 居民:如果使用井水、地下水,或農作物被泥覆蓋
  • 小孩、孕婦、免疫力弱者:更容易受到潛在污染物影響
淤泥

(三)怎麼自保?五大實用守則

  • 做好防護裝備:清淤時務必戴上手套、口罩、長靴,盡量穿著防水衣物。作業後要立刻清洗、更換乾淨衣物。
  • 注意飲水安全:災後暫時避免飲用井水、地下水,優先選擇瓶裝水或政府提供的安全水源。
  • 食物要徹底清洗:被淤泥覆蓋過的蔬果不要直接食用,能去皮就去皮,確保徹底清洗。
  • 農地與泥土使用要謹慎:若農地被厚厚淤泥覆蓋,建議送檢土壤,確認安全再進行種植。
  • 留意身體狀況:如果出現頭暈、腸胃不適、皮膚紅癢等狀況,應盡早就醫檢查

                                                         

鏟子超人與居民的努力,讓重災區慢慢恢復生機,這份精神令人敬佩。
但在投入清淤的同時,別忘了「保護自己」同樣重要。防護裝備、飲食水源安全、以及對身體的關注,都是不可忽略的細節。

生泉小教室提醒大家:面對環境帶來的挑戰,保護自己、照顧家人,就是守護家園最重要的一步

淤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