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營養研究中心 營養顧問 Eva

近日 TVBS 報導指出,部分雞蛋被驗出「芬普尼 (Fipronil)」農藥殘留,約 15 萬顆流入全聯、楓康等 9 縣市。這樣的新聞再次提醒我們:食品與環境中的化學殘留,往往不會立刻造成中毒,卻會在體內慢慢累積成為代謝負擔
與其等下一次新聞爆發,不如趁現在重新檢視自己的「日常暴露風險」,並透過生活習慣與腸道健康管理,強化身體的自然防禦力。

毒蛋

(一)慢性毒素,不只在「問題食品」裡

芬普尼是一種用於防治跳蚤、蟑螂的殺蟲成分,雖然在農業上有其用途,但不應出現在蛋品中。其過量暴露可能增加肝腎代謝負擔或造成神經系統風險。
但其實重金屬與化學殘留早已存在於日常生活中

  • 鉛、鎘:自來水管、老舊塗料、燃燒氣體
  • :大型魚類、部分藥品或化妝品
  • :鋁製鍋具、抗酸藥、食品添加物
  • :地下水、部分進口米
  • 農藥:蔬果、穀物、蛋類

這些物質會透過食物鏈與環境暴露慢慢進入人體;若代謝與排除功能下降,體內便容易出現慢性堆積。


(二)代謝力與腸道,是最常被忽略的防線

人體主要透過肝臟、腎臟、腸道進行代謝。當腸道菌叢失衡或便秘時,部分毒素甚至會「重新被吸收」,形成二次負擔。
研究顯示,維持良好的腸道環境能:

  • 幫助代謝物正常排出
  • 減少腸道通透性增加帶來的負擔
  • 支援免疫與抗氧化系統的運作

也就是說,腸道健康=身體代謝效率的根本
比起事後解毒,更重要的是平時讓身體具備「代謝韌性」。


(三)從日常做起,降低身體負擔的三個關鍵

  • 選擇乾淨食材
    挑選有產地標示、合格檢驗的食品,避免長期食用大型魚類與高風險食物來源。
  • 支持腸道健康
    多攝取膳食纖維、水分、規律運動,搭配含益菌或後生元的食品,有助維持菌叢平衡。
  • 持穩定作息與代謝活性
    睡眠充足、避免菸酒與過量藥物,都是支持肝腎正常運作的重要環節。

(四)小提醒

  • 食安新聞層出不窮,不必恐慌,但要學會「風險意識」與「日常防護」。
  • 若想維持身體代謝與腸道健康,可透過均衡飲食與良好生活習慣著手。
  • 生泉生技產品為食品級配方,含有多株益生菌與後生元,協助維持腸道菌叢平衡與整體健康狀態
  • 若您有慢性疾病、特殊飲食需求或正在服藥,請先諮詢專業醫療人員。
食安

我們無法完全避免環境中的污染與化學物質,但可以選擇讓身體有更好的應對能力。
從今天開始,多關心食材來源、多照顧腸道健康,就是對自己最好的防護。
當代謝順暢、菌叢平衡,身體自然更有餘裕面對外來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