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開始接觸副食品,您是不是也會有很多擔憂:

 

寶寶開始吃副食品後,總想給他最天然、最營養的食材;但新聞時不時就爆出「嬰兒食品含重金屬」、「副食品檢出鉛或鎘」的消息,讓爸媽們心裡七上八下。其實重金屬的來源不只在加工食品,就連看似健康的天然食材,也可能成為隱藏風險。


(一)副食品裡的重金屬,從哪裡來?

重金屬(像是鉛、鎘、汞、砷)主要來源是環境污染。當土壤或水源受到影響,農作物、魚貝類、甚至米飯都可能累積重金屬。對成人來說,少量攝取也許問題不大,但對正值發育期的孩子,大腦與神經系統尚未成熟,重金屬的影響會更明顯

常見可能含重金屬的副食品來源:

  • 米製品(米餅、米糊):可能累積砷。
  • 深海魚類(鮪魚、旗魚):可能含汞。
  • 根莖類蔬菜(紅蘿蔔、地瓜):土壤若受污染,可能有鉛或鎘。
  • 罐裝/瓶裝嬰兒食品:製程中若把關不嚴,也可能檢出。

(二)重金屬對孩子的影響

重金屬不會馬上讓孩子生病,但長期累積可能:

  • 影響腦部發育(學習力、專注力)
  • 干擾免疫系統(容易感染、過敏)
  • 增加腸胃不適或發炎風險

這也是為什麼近年來,國際間對嬰幼兒食品的重金屬檢測標準越來越嚴格。


(三)爸媽可以怎麼降低風險?

雖然我們無法完全避免重金屬,但日常可以透過以下方法降低:

  • 食材多元化:不要長期只吃單一食材,分散風險。
  • 選擇淺海魚、體型小的魚:避免高汞風險。
  • 注意來源:盡量選擇檢驗合格、有安全標章的嬰幼兒食品。
  • 搭配蔬果與纖維:幫助腸道代謝,減少重金屬吸收。

(四)腸道:孩子排除重金屬的第一道防線

很多爸媽不知道,腸道其實是重金屬進入身體的第一關卡。如果腸道菌相健康,就能:

  • 攔截部分重金屬,避免吸收到血液
  • 幫助代謝排出,減少累積
  • 降低因重金屬引發的慢性發炎

這也是為什麼近年研究指出,特定益生菌株(例如乳酸菌、雙歧桿菌)具有結合、排除重金屬的能力,還能同時調節免疫、減少發炎反應。


(五)益生菌:守護孩子副食品階段的好幫手

在孩子開始副食品的階段,爸媽除了注意食材來源,更可以透過益生菌幫助:

  • 降低重金屬吸收風險
  • 支持腸道與免疫發展
  • 減少腸胃敏感與不適

我們推廣的 ZERO益生菌,就是針對「重金屬排除」設計,核心菌株能協助寶寶的腸道更健康,幫助建立良好免疫基礎。因為只有從根源開始守護,孩子才能吃得安心、長得健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