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營養研究中心 健康編輯 Joan

你有沒有發現,許多長輩一做健康檢查,醫師開口第一句就是:「你的腎功能有點下降喔。」
為什麼會這樣?除了常聽到的「三高」或「吃藥太多」,其實有一個更被忽略的原因——長年累積的重金屬毒素。


(一)腎臟老化,是每個人都會面臨的事

腎臟的功能會隨著年齡逐漸下降。根據研究,從 40 歲開始,腎絲球過濾率(eGFR)每年約會下降 0.75~1 ml/min/1.73㎡,到了 70 歲時,大約比年輕時少了三分之一。這代表,腎臟的「過濾力」天生會變弱,但如果再加上環境污染、重金屬暴露或代謝能力下降,衰退的速度就會更快。

*腎功能不好,初期竟然沒感覺?點此查看更多


(二)為什麼年紀越大,越難排出重金屬?

腎臟是主要的「排毒管道」,負責將體內多餘的代謝物、藥物與毒素排出體外。但當腎小管細胞隨著老化受損、數量減少時,這些「排毒小兵」的效率也就跟著下降。


更重要的是,老年人的抗氧化能力、解毒酵素(如谷胱甘肽)活性也會變弱,導致體內的鉛、鎘、汞、砷等重金屬不易被代謝出去反而慢慢堆積在腎臟與肝臟中。長期下來,這些金屬離子會像砂紙一樣,一點一點磨損腎臟的過濾膜。結果就是——腎絲球過濾率持續下降,尿蛋白增加,甚至演變為慢性腎臟病(CKD)。


(三)慢性腎衰竭,不只是「三高」造成的

在許多老年人身上,慢性腎病往往不是單一因素造成。
重金屬+老化+藥物代謝不良 的組合,是一種「慢性連鎖反應」:

  • :干擾腎臟調節鈣與尿酸,導致血壓升高。
  • :在腎臟皮質區累積數十年,造成蛋白尿與小管壞死。
  • 砷與汞:增加氧化壓力,使腎臟細胞更脆弱。
    這些因素疊加後,讓長輩的腎臟就像年久失修的濾水器,再也承受不起每天的負荷。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長輩明明飲食正常,卻仍被檢出腎功能下降。真正的原因,可能早在 10 年、20 年前,就已經悄悄開始。


(四)老化腎臟的自救關鍵:減少負擔

想讓腎臟維持穩定功能,最重要的不是「補」,而是「減」——減少污染源、減少毒素負擔、減少腎臟的工作量。可以從以下幾點做起:

  1. 慎選飲食:減少攝取受污染的海鮮與加工品。
  2. 多喝水但不暴飲:維持代謝循環,避免脫水。
  3. 維持腸道健康特定好菌能結合重金屬、降低再吸收
  4. 定期檢查 eGFR 與尿蛋白:早期發現功能變化。

*特定好菌是哪一隻菌株呢?具體有什麼功效?點此查看更多


(五)讓腸道幫腎臟分擔一點工作

腎臟雖然負責排毒,但腸道其實是第一道防線。健康的腸道菌相可以將部分重金屬「攔截」在腸道中,減少進入血液的量,間接減輕腎臟的負擔。研究發現特定菌株 NBM01 經實驗證實可溫和協助代謝體內重金屬、維持菌相平衡

重金屬中毒不是一夜之間發生的。它是幾十年生活習慣與環境暴露的結果。對長輩而言,最重要的不是害怕,而是開始保養、開始減毒。每天少一點累積、少一點負擔,就是在替腎臟多爭取幾年的健康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