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健康營養研究中心 健康編輯 Joan
當我們談到「自閉症」時,多數人會想到孩子語言發展慢、社交互動少、喜歡重複動作這些表現,但其實背後有許多更深層的環境因素正在默默影響著孩子的大腦發育。近年來,醫學界越來越重視「懷孕期間的重金屬暴露」與自閉症風險之間的關聯。

懷孕是一段非常關鍵的時期,胎兒的大腦、神經、免疫系統都在快速發展。然而,這段時間媽媽接觸到的環境毒物,也可能透過胎盤進入寶寶體內。其中,鉛(Lead)、汞(Mercury)、鎘(Cadmium)、鋁(Aluminum)、砷(Arsenic)等重金屬,是公認會干擾神經系統發育的有害物質。
研究顯示,這些重金屬會影響胎兒大腦的突觸形成與神經傳導功能,導致神經訊號傳遞不順,進而影響語言能力、情緒穩定與社交互動等行為發展。而這些,正是自閉症的核心特徵。
令人驚訝的是,這些重金屬並不只是出現在「工業污染」中,而是潛伏在我們生活的各個角落:
換句話說,即使孕媽咪再小心,也可能在日常中不知不覺地吸收這些有害物質。
人體有自我代謝能力,但重金屬一旦進入體內,往往會累積在腦部、腎臟、肝臟等器官。尤其在孕期,胎盤雖能阻擋部分有害物質,卻無法完全防止重金屬通過。母體中的鉛、汞、砷等,都能經由血液進入胎兒體內,甚至影響胎兒神經連結與腦迴路發展。
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全球每年約有一百萬人死於鉛中毒,更有數千萬名兒童受到低劑量鉛暴露的長期影響,導致智商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學習能力退化。這也意味著:重金屬不是立即造成疾病,而是長期潛伏的風險。
很多爸媽在發現孩子「一歲半還不太說話」、「叫名字沒有反應」、「不太看人、不愛互動」時,常會焦慮、甚至自責。但事實上,這可能與早期大腦發育環境有關,而非單純的教養問題。孕期重金屬暴露越高的媽媽,其孩子出現語言遲緩、情緒異常或自閉傾向的比例也相對提高。這些重金屬會影響腦中如多巴胺、血清素等神經傳導物質的平衡,使孩子在感覺處理與社交行為上產生困難。
好消息是,只要從生活中做好防護,就能大幅降低風險:
自閉症的成因非常複雜,包含遺傳與環境兩大面向。但我們不能忽略的是,「環境中的重金屬」正在悄悄影響下一代的大腦發育。這不是恐嚇,而是科學警訊。
當我們更了解重金屬的危險,就能用更主動的方式守護孩子的未來——從孕期開始,從一杯乾淨的水、一口安全的食物、到每天一包幫助代謝的益生菌,每個小小的選擇,都是給孩子最好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