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健康營養研究中心 健康編輯 Joan
在營養與健康領域裡,乳鐵蛋白這幾年成了熱門關鍵字。它不是新發現的成分,早在母乳研究中就被注意到,但隨著免疫健康的重要性被凸顯,乳鐵蛋白逐漸走進大眾視野。那麼,乳鐵蛋白到底是什麼?為什麼會被稱為「免疫守護者」?
乳鐵蛋白是一種 鐵結合性糖蛋白(iron-binding glycoprotein),天然存在於母乳、唾液、眼淚,甚至白血球中。它的特殊之處,在於能「搶走鐵」。細菌和許多病原體需要鐵才能繁殖,而乳鐵蛋白會先一步結合鐵,讓壞菌失去生存條件,進而發揮抗菌和抗病毒的作用。更重要的是,乳鐵蛋白不只是「抗菌武器」,它同時參與免疫調控,幫助免疫系統更精準地分辨敵友,避免過度反應。
臨床研究顯示,補充乳鐵蛋白能降低上呼吸道感染的發生率,對嬰幼兒腸胃健康也有正面效果;部分研究甚至發現,它能改善缺鐵性貧血,對於腸道健康與全身免疫都有助益。那麼,需要吃多少才有效呢?
換句話說,乳鐵蛋白並不是愈多愈好,而是要依照族群與需求選擇適量,長期穩定補充才有幫助。在免疫防護、抗菌抗病毒、調節發炎反應上,確實有扎實的科學基礎。從嬰幼兒到成人,它都能在不同階段扮演守護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