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營養研究中心 健康編輯 Joan

你有沒有過這種感覺:明明早睡早起,卻每天都好累;明明沒喝咖啡,卻心悸到睡不著;明明什麼事都沒發生,卻突然想哭、呼吸變快、頭暈冒冷汗。

多數人以為這只是「壓力太大」。但其實,可能是你的 自律神經 出狀況了!


(一)什麼是自律神經?為什麼一亂,整個人都崩潰?

自律神經就像人體的「隱形開關」,掌管呼吸、心跳、血壓、消化、睡眠等無法用意志控制的功能。它分成兩個系統:

  • 交感神經:讓你緊張、警覺、準備戰鬥。
  • 副交感神經:讓你放鬆、修復、休息。

當這兩個系統失去平衡,你就會開始「卡卡的」:睡不著、胃不舒服、心跳亂跳、頭暈目眩、焦慮、胸悶、沒力氣。醫生檢查也說「沒問題」,但你每天都覺得身體完全不對勁。這,就是典型的「自律神經失調」。


(二)壓力不是唯一兇手,腸道菌才是幕後黑手

最新研究發現,自律神經的平衡,與「腸道菌」息息相關。因為腸道和大腦之間有條看不見的通道——腸腦軸線。當腸道裡的壞菌太多、好菌太少時,身體會產生發炎反應、影響血清素和多巴胺的分泌,讓人變得更焦慮、容易緊張、甚至出現腸躁症、失眠、情緒低落等狀況。


(三)重金屬毒素,也在偷偷干擾神經

你可能不知道,空氣、水、食物裡的微量重金屬,其實會「偷偷改變」你的神經節奏。

根據NeuroToxicology》(Elsevier, 2019)PubMed 收錄研究(2017, PMID: 27272938)指出:長期低劑量鉛暴露會干擾神經對血壓與心跳的控制,導致「心率變異度(HRV)」下降——這正是自律神經異常的典型指標。研究者發現,鉛會干擾鈣離子通道、抑制乙醯膽鹼與 GABA 等神經傳導物質的合成,讓交感與副交感神經無法正常切換。

長期下來,人會出現:

  • 心悸、焦慮、失眠、腸躁;
  • 或那種「明明沒病,卻每天都不舒服」的慢性疲勞感。

重金屬不只是腎臟的負擔,更是神經的隱形毒素。當它在體內累積,就可能讓神經傳導失衡、節奏混亂,演變成我們熟悉的——自律神經失調。


(四)想讓神經回歸節奏,先顧好腸道

要讓自律神經穩定,不是靠吃安眠藥、鎮定劑,而是要讓身體「找回平衡」。

日常可以從三件事開始:

  1. 規律作息:固定時間睡覺、起床,幫助神經重整節奏。
  2. 深呼吸或冥想:每天5分鐘的緩慢呼吸,讓副交感神經啟動。
  3. 補充好菌、遠離毒素:用益生菌維持腸道菌相平衡,並幫助代謝體內的有害物質。

當腸道環境穩定、發炎指數下降,神經系統自然會變得「安靜」許多,身體的開關,也能重新運作得有節奏。


(五)從排毒開始,讓神經重新歸位

很多人不知道,重金屬無法靠喝水、排汗就排掉,而是需要透過「腸道」這條排毒通道,讓毒素隨糞便排出體外。專利菌株 NBM01,經實驗證實能協助代謝鉛、鎘、汞等有毒重金屬,同時維持腸道菌相平衡、減少發炎反應。當體內毒素減少、腸道變健康,自律神經也會慢慢回歸正常節奏。睡得更沉、心跳更穩、情緒也不再被壓力牽著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