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健康營養研究中心 健康編輯 Kahn
Designed by Freepik
在這個講求養生的時代,「益生菌」幾乎成了保健食品的代名詞。不論是廣告、藥妝店貨架,還是媽媽社團的討論,都少不了它的身影。但你可能也聽過一些看似相似卻又不同的名詞,例如「益生元」和「後生元」。這三者到底有什麼差別?它們之間又有什麼關係?今天我們就來解開這個「腸道健康三重奏」的謎題。
益生菌(Probiotics)指的是一群對人體有益的活菌,當攝取足夠數量時,可以改善腸道菌相、提升免疫力,甚至對某些健康問題有輔助效果。
常見的益生菌包括:
你可以把益生菌想像成「友善的腸道居民」。當它們住在腸道裡,就像好鄰居一樣,能幫忙抑制壞菌、維持環境平衡,甚至幫助腸道蠕動、協助消化。
益生元(Prebiotics)並不是菌,而是「食物」。更精準地說,它是一種人體自己無法消化吸收,但卻能被腸道裡的益生菌分解、利用的營養成分。
常見的益生元包括:
你可以把益生元想像成「益生菌的糧食」。益生菌吃了這些營養,才有力氣繁殖、生長,進而發揮保護人體的功能。
後生元(Postbiotics)是近幾年才興起的概念。它不是活菌,而是益生菌在「代謝過程中產生的有益物質」,或是經過發酵後留下的成分。
這些物質可能包括:
後生元的特點在於:即使菌本身已經死掉,這些代謝產物依然可以發揮作用:例如保護腸道、調節免疫。
我們可以用一個簡單的比喻來理解:
三者其實是一個循環:
如果缺少其中任何一個環節,效果都可能大打折扣:
因此,近年保健食品的研發趨勢,不再只是單一強調「補充益生菌」,而是朝向「益生菌 + 益生元 + 後生元」的完整配方,也就是所謂的「全方位腸道保養」。
現代人常因壓力大、作息不規律、飲食偏差而造成腸道菌相失衡,導致消化不良、免疫力下降,甚至可能影響情緒與體重。
想要從根本上改善,光靠單一的益生菌已經不夠。我們需要同時考慮:
這三者就像是一首交響曲,只有搭配得宜,才能奏出最和諧、最有力的旋律。
Designed by Freepi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