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營養研究中心 健康編輯 Joan

(一)最可怕的金屬:鉛

最可怕的金屬—鉛,地球上最大的公害物質,我們都中過它的毒。」—這是知名 YouTuber 老高與小茉 Mr & Mrs Gao 在最新影片中提出的震撼提醒。

鉛,從古代被廣泛使用於水管、顏料、燃料,到現代仍可能出現在食品添加物、工業排放、老舊建材與空氣污染中。它不像鐵、鋅等是人體必需元素,而是一種對人體完全無用,卻能帶來長期毒害的金屬

鉛中毒

更可怕的是,它無處不在:我們呼吸的空氣、喝的水、吃的食物,甚至是孩童的玩具,都可能成為鉛的來源。且正如老高所說,「鉛主要攻擊神經系統,作為一種強效的神經毒素,鉛對中樞神經、外周圍神經系統,都具有毀滅性的打擊效果,而且是不可逆的。


(二)鉛中毒的隱性危害

鉛中毒

鉛進入人體後,會在血液與骨骼中長期蓄積。研究顯示,鉛的生物半衰期驚人地長:

  • 在血液中約 30 天
  • 在軟組織(如肝臟、腎臟、大腦)中可達 數月
  • 在骨骼中更是長達 10–30 年

也就是說,一旦鉛進入體內,幾乎無法自然排出,會隨著時間慢慢釋放回血液,持續傷害神經系統與代謝功能。

對兒童而言,鉛中毒會造成:智力下降、專注力不足、行為異常;對成人而言,則可能引起:貧血、腎臟受損、心血管疾病、甚至增加失智風險,且不可逆。


(三)常見的解決方式:螯合劑

當醫師面對嚴重鉛中毒病患時,通常會採取螯合治療。所謂螯合劑,是能與血液中的鉛離子結合,形成可經腎臟排出的複合物,暫時降低血鉛濃度。常用的藥物包括 EDTA、DMSA 等。

然而,螯合劑治療並非萬能:

  1. 副作用極高:可能造成腎臟負擔、電解質紊亂
  2. 治標不治本只能清除血液中游離的鉛,對於骨骼中長期累積的鉛,幾乎無能為力
  3. 高風險族群限制:孕婦、幼兒使用上必須非常謹慎。

因此,螯合治療往往只在急性、重度鉛中毒時使用,對於大多數「長期低劑量暴露」的現代人,並不是合適的日常解決方案


(四)我們能做的事:減少暴露+幫助排出

既然鉛的半衰期長、排出不易,日常生活就必須從兩個方向著手:

  1. 減少暴露來源
    • 選擇乾淨水源,避免使用老舊含鉛水管。
    • 留意食物來源,避免重金屬超標食品。
    • 對兒童玩具、顏料保持警覺,避免使用不明來源產品。
    • 外出時注意空氣品質,盡量減少 PM2.5 曝露。
  2. 促進體內代謝
    • 補充足夠的鈣、鐵、鋅等元素,減少鉛在腸道中的吸收。
    • 維持腸道健康,讓有益菌幫助代謝循環
    • 保持規律運動、充足排汗與代謝,促進體內循環。

(五)科學的創新:益生菌的可能性

近年來,許多研究開始探討腸道菌與重金屬代謝的關聯。NBM01菌株被發現,能與鉛、鎘等重金屬結合,降低其在腸道中的吸收,並協助將其排出體外。這為「日常防護」提供了一種新的可能性。

ZERO 益生菌,正是以這個方向為研發初衷。其全球唯一專利菌株 NBM01,獲得多國專利。除了基礎的腸道健康外,更著重於幫助人體遠離有害重金屬。對於生活在污染環境、需要長期守護的現代人來說,這是一個更溫和、可持續的選擇。

老高與小茉的影片提醒了我們:鉛,這種最可怕的金屬,從古至今都在傷害人類,而它的半衰期長達數十年,意味著我們一生都可能受它影響。螯合劑能救急,但無法真正改變長期暴露的現實。我們能做的,是在日常生活中,盡量降低鉛的來源,並透過科學方式幫助身體排除負擔。ZERO 益生菌,正是希望在這條漫長的防護之路上,提供一個更安全、更持續的解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