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營養研究中心 健康編輯 Joan

現代人越來越重視補充營養素,維生素B群幾乎是每個家庭常備的保健品之一。然而,「吃得夠不夠」與「吃太多會不會有害」往往是營養補充中最容易被忽略的問題。尤其是維生素B6,雖然是人體不可或缺的重要營養素,但無論缺乏或過量,都可能對神經系統帶來傷害。

維生素B6

(一)維生素B6的角色:神經、免疫、代謝三重守護

維生素B6是一種水溶性維生素,參與人體超過100種酵素反應,與大腦神經傳導、免疫功能、紅血球生成息息相關。

  • 支持神經傳導:B6是製造血清素、多巴胺、GABA等神經傳導物質的重要原料,影響情緒穩定與睡眠品質。
  • 維持免疫力:缺乏B6會讓免疫反應下降,更容易感染。
  • 促進能量代謝:B6協助蛋白質代謝與肝臟解毒,影響能量運作

對孕婦、長者、慢性病患者而言,B6尤其重要,因為這些族群代謝需求高或飲食受限,更容易缺乏。


(二)缺乏B6:疲倦、情緒低落、神經症狀齊發

現代飲食雖然多樣,但不均衡飲食、素食或偏食者,仍可能缺乏B6,造成:

  • 手腳無力、麻木、神經痛
  • 情緒不穩、憂鬱傾向
  • 口角炎、嘴破、皮膚乾燥
  • 免疫力下降、容易感冒

孕婦缺乏B6,還可能增加孕吐、情緒不穩等不適症狀。


(三)過量B6:神經病變風險不可小覷

「水溶性維生素吃多沒關係」是常見迷思。事實上,長期攝取高劑量B6會讓身體無法即時代謝,造成神經毒性,出現:

  • 手腳麻木、刺痛、灼熱感
  • 平衡感變差、走路困難
  • 反覆神經痛,甚至影響日常生活

尤其中高齡族群常同時服用綜合維生素、額外B群補充劑,加總起來容易超量。


(四)建議攝取量:每天1.5毫克就足夠

根據衛生福利部食藥署建議,成年人每天只需1.5毫克左右的B6,就能滿足生理需求;安全攝取上限一般為80至100毫克。一般均衡飲食就能輕鬆達標,過度補充完全沒有額外益處。

高風險族群要特別注意:

  • 長期服藥(如降壓藥、避孕藥)
  • 素食或長期節食
  • 慢性病患者、腎功能不佳
  • 長者或免疫力低下族群

這些族群應該在醫師或營養師指導下補充,避免自我加量。


(五)天然食物攝取最安全

想要補足B6,日常飲食就能做到:

日常飲食
  • 蛋白質來源:雞肉、豬肉、牛肉、魚類
  • 植物性食物:香蕉、菠菜、花椰菜
  • 全穀雜糧:糙米、燕麥
  • 堅果種子:核桃、葵花籽

與其追求「高劑量補充劑」,更重要的是均衡飲食與多元營養攝取


(六)健康小提醒:B6只是營養拼圖之一

B6雖然是維持神經與免疫的重要營養素,但人體健康不是單靠單一維生素。

  • 足夠益生菌有助於腸道吸收營養,讓B群補充更有效率
  • 規律運動、良好作息與心理壓力管理,才是健康的基石
  • 任何保健品都要看清劑量標示,避免疊加

(七)結論:少一點焦慮,多一點科學

維生素B6不是吃得越多越好。缺乏與過量都會讓神經系統受苦,甚至影響生活品質。最安全有效的方法,是從日常飲食攝取B6,必要時依專業建議補充,而不是盲目追求高劑量保健品。

聰明補充、均衡飲食,加上腸道健康管理,才能真正為全身健康打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