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營養研究中心 健康編輯 Joan

(一)你戴的飾品,可能藏著致癌的重金屬

韓國近期爆出一起驚人的調查:警方查獲超過60萬件假飾品,多數從中國製造流入,經檢驗後竟有超過一半含致癌重金屬。在抽查樣本中,鉛含量超標5000倍、鎘含量高達12%。這些看似閃亮的耳環、項鍊與手鍊,實際上可能是「貼在皮膚上的毒藥」。

這不是危言聳聽。世界衛生組織(WHO)早已將鎘、砷、鉛、汞列為「十大公衛關注有毒物質」。問題是,多數人以為「不吃進去就沒事」,卻忽略了重金屬能透過皮膚吸收、經由汗液滲入血液,長期累積後,悄悄傷害腎臟、神經與免疫系統。

📍資料來源:Focus全球新聞 Focus Global News 2025年11月7日


(二)飾品中的重金屬,怎麼滲進身體?

當金屬飾品與皮膚長時間接觸時,人體的汗液(含鹽與酸)會與金屬發生反應,釋放出鉛、鎘、鎳、鉻等離子
這些離子會:

  1. 穿透角質層,進入皮膚微血管;
  2. 被血液運送到肝臟、腎臟等器官;
  3. 在體內無法代謝,逐漸累積成毒。

其中最可怕的是鎘(Cd)。鎘會干擾腎絲球細胞運作,使腎絲球過濾率(eGFR)下降,導致慢性腎臟病。鉛會影響神經系統與造血功能,使人出現頭痛、疲倦、貧血、注意力下降等症狀;而鎳與鉻則常引發過敏性皮膚炎,手腕、耳垂、頸部紅腫發癢。

*『鎘』居然會影響腎臟?點此查看更多

*難道我們忘記了「甘肅天水幼稚園『血鉛中毒』事件」的教訓?點此查看更多


(三)長期接觸的慢性風險,比你想的更嚴重

你可能每天戴著耳環、手環、戒指上班,甚至睡覺也沒拿下。這種「無感暴露」日積月累,最終會變成慢性中毒。更令人擔憂的是,這類假貨與廉價飾品幾乎沒有安全檢驗。對兒童、孕婦、腎功能不佳者來說,這是看不見的健康炸彈。


(四)你該怎麼自保?

  1. 避免購買來路不明的飾品,特別是電鍍亮面、顏色過於鮮豔的款式。
  2. 不要長時間貼膚配戴,尤其在運動或流汗時。
  3. 選擇有通過SGS檢測、標示無鉛無鎘的產品
  4. 若出現紅腫、癢、脫皮現象,立即取下並清洗皮膚。

飾品雖是點綴美感的小物,但當成分不明、重金屬含量失控時,它就成了慢性毒物的來源。真正的「高品質生活」,從認真挑選、了解來源開始。


(五)從皮膚到腸道,重金屬都在無聲入侵

皮膚吸收只是入口之一。環境中的重金屬(像是空氣中的PM2.5、自來水、食物鏈)也在持續進入體內。研究發現,專利菌株 NBM01可透過腸道途徑結合、代謝、排出體內鉛、鎘、汞、砷等重金屬,同時維持腸道菌相平衡。這項技術也獲得多項專利認證,被視為比化學螯合劑更安全的生物性排毒途徑。因為我們相信,真正的健康防護,不只是吃得乾淨、呼吸乾淨,連你戴在身上的「每一件飾品」,都應該對身體友善。